心意拳總會(中國香港)論壇  
返回 心意拳總會(中國香港)




發表回覆
用戶名:  立即註冊
密碼:  取回密碼
標題:   (可選)
圖標:
Discuz! 代碼
提示插入
直接插入
幫助信息


插入粗體文本 插入斜體文本 插入下劃線 居中對齊 插入超級鏈接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像 插入 flash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列表
內容 [字數檢查]:

html 狀態 Off
Smilies 狀態 On
Discuz! 代碼 狀態 On
[img] 代碼 狀態 On




Smilies


 禁用 URL 識別
 禁用 Smilies
 禁用 Discuz! 代碼
 使用個人簽名
 接收新回覆郵件通知


主題回顧
wangzhanwei

 發表於 2014-3-9 07:56 PM



  Quote:
lzzym  在 2004-8-31 11:26 AM 發表:

河南派心意六合拳--四把锤招法盘练与劲意破解(上)
  



自心意拳问世以来,数百年间,孕育出无数名家好手,大江南北,豪杰辈出, ...



转自www.xinyiliuhequan.com


李建平

 發表於 2007-9-23 01:30 AM

四把捶熔炼心意六合拳之精髓,我认为多一式或少一式无关紧要,关键要搞清“四把”是什么,若没搞清,那仅仅是打拳而已。我只练过十七式,不好意思可能少了一点,请诸位多指教。


lungedui

 發表於 2005-6-25 03:35 PM

买壮图把四把捶简化到三式半!


xu7940386

 發表於 2005-5-30 08:13 PM

同是买壮图所传四把捶为何差这么大?
吕瑞芳传只横拳、挑领、鹰捉、斩手加反背,而《武魂》载于化龙马胜利的心意四把捶有三十多式,是否前者是买大师后期简化后传,而后者是前期所传呢?望高手解答我的疑问!


flybar

 發表於 2005-2-11 01:05 AM

可惜有文没图


曾德寧

 發表於 2004-8-31 06:15 PM

攪不清的,往事已已,當前要做的事更多啊!工作著點為今後心意拳走的路提燈,小心拿穩此燈,外面的路很崎嶇,當心!


曾德寧

 發表於 2004-8-31 05:56 PM

和我們練的小了”斬捶”一把.看來可能是有意留一把的!


心意古捶

 發表於 2004-8-31 05:47 PM

此文是杜勇先生整理发表于少太杂志!
杜勇是少太杂志社的工作人员,也曾受过老爷子的指点,我有过接触。

[ Last edited by 心意古捶 on 2004-8-31 at 06:18 PM ]


lzzym

 發表於 2004-8-31 11:26 AM

河南派心意六合拳--四把锤招法盘练与劲意破解(上)
  



自心意拳问世以来,数百年间,孕育出无数名家好手,大江南北,豪杰辈出,以河南买壮图较为突出。然而,买氏所传的同根数脉中,各自风采依旧,招法、势法却已千变万化。有道是“真法不在势中求”,这也可能是它独特的风格吧。
  此套四把锤招法盘练与劲意破解,是上海孙少甫之心意秘抄本所载。孙少甫先生乃河南尚学礼之徒,后又在上海投师卢嵩高,演练者岛学斌系孙少甫内侄,自幼得姑夫真传,在上海同孙少甫之侄孙胜道盘练多年,体会颇深。
  心意拳之所以能引起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兴趣,其原因是招法独特,实用技击性强,涌现出较多的武术名家。但它刻薄保守的一面,也确实令许多朋友只明其理,难得其意,将传统的心意把打成了心意长拳,其盘功练艺之目的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准。
  从心意老拳师练拳的体会当中,总结出练好心意拳的四个步骤,即:第一阶段的认识心意拳,对于初学者来讲,一定要规规矩矩地将拳把式形体学到位,心意拳有角、有度、有尺、有寸,手放在什么地方,脚怎么站,身法如何裹合,臂能抬多高等,都有相当严格的标准。第一阶段只需要将手型身法做到位,就算完成了任务,先不要管内三合与外三合配合到位不到位,先按招法走。到了第二阶段,自己会感觉内外衔接不上,也就是拳书上常提的内三合与外三合脱节,手脚身体配合不默契。第二阶段较为重要,这就需要有老师在一旁指点,也就是“得人一张口”,其目的是由老师教你衔接内外动作的一体性。到了第三阶段,就着手研究如何带上中节、根节,身体三节在拳术上的应用,以及劲道的整壮,如何带劲。第四阶段,要理解招法的应用,总不能光练不会使唤,失去心意拳的价值。
  孙少甫老先生之心意秘抄本,对于每招每式,讲解得十分详细,演练起来上功较快,同时,该套拳法又是流行于河南的传统拳路,相信朋友们看后会有所启发,上篇先将招法讲解,下篇再叙劲意及破解使用方法。
  一、轻步站
  盘法:侧身站立,左肩领前,左足在前,右足在后,前虚后实,左足尖微跷离地,足跟着地,全身重心在右腿上。同时,两臂从容下垂,手指向下,两肘微弯护肋,两臂内扣,舌顶上腭,胸门含劲,心守气沉,肛门上提,浑身自然,两眼向前方平视(图1)。
  二、虎扑
  盘法:承上势,左足向前进一步,成左弓右箭步,同时两手由小腹向前钻出,有自下向前上扑之意,左肘靠住左肋腰际,左手置于膝盖上方,手指张开前顶,掌心内含,右手在后垂于裆际,有向下捺水中之瓢意,头向前顶,下颏内收,肩、膝、足尖要三尖照,两眼珠上翻,注视前方(图2)。
  三、猴缩蹲
  盘法:承上势,身体向后下蹲,有后撞之意,坐于右腿之上,左腿屈膝悬提于右腿前,足尖上跷,两膝向里裹劲,两大腿合住劲,两肩下垂,两肘裹收护肋,手指柔软,左肩前领,下颏内收,目光前视(图3)。
  四、过步箭穿
  盘法:承上势,右手回抽再向前撩掌,左脚向前垫步,右腿在后蹬直,左脚落实,右脚毫不停滞,急速越过左足竭力向前箭出一大步,屈膝下蹬,右手后缩至右胯旁贴住,左手前臂前伸,肘贴住腰肋际,手掌置于左膝上方,指如虎抓。过步箭穿时身手宜稳固,动作着实,脚步跳跃不能漂浮,以防身体摇摆而失过步箭穿之精神(图4)。
  五、横拳
  盘法:承上势,左足向前一步成左弓右箭步,同时右手掌变拳,与肩胯合劲,从右胯处自下而上,循弧形向前提击,高与胸齐。当右拳提前至小腹时,左掌与之会合抱住右拳,虎口扣住右臂腕弯,手指向上,掌根前顶和右拳一股劲儿向前抬去,两肩里扣,两肘下垂裹劲,伸拳不过肩,手臂似曲非曲,似直非直,头向前顶(图5)。
  六、鹞子入林
  盘法:承上势,身体向后转动,右拳变掌向身后劈去,右臂斜横于胸前,手背靠于右胯际,左手屈肘上扬,手背朝着右前方,指尖上顶,两臂相反交错,两肘裹劲,两臂交向裹于胸前,如绳索捆住一般;同时,头向右转,用眼角射人,待身腰随着右转、右肩领前、左脚站与右脚齐、身子站定时,前胸与正前方成45°斜角,即胸前面对左前方(图6)。
  七、丹凤朝阳
  盘法:承上势,上身右拧,上左腿,腿有“刮地风”之意向前扫踢,右手上撩,掌心向右前方,左手自脸旁下撩,撩至胸前,则掌心向下以掌根击出下撩止于裆际,肘向里裹劲,手背朝外,手心朝里,左足前虚,右足后实,胸腹切勿向前挺,保持内含劲,双目注视前方(图7)。
  八、沉劈
  盘法:承上势,左腿屈膝下蹲,身子下沉,全身重心落左足上,同时,左手自下而上,经过胸前上托右脸颊,右手自上而下,以中节肘部带动手,指尖前顶,竭力向下砍劈,左右两手一沉一托和身法一起动作,不可先后,右手劈罢,紧贴膝里侧,臂要垂直,指尖向下,右肩前领,腰要直,胸内含,两膝里裹,裆劲扣住,身子不可前俯,不可左右歪斜,目光前视(图8)。
  九、挑领
  盘法:承上势,右手自下而上挑,手指张开前顶,手腕要直,左手自右腮沿胸前下捺,手指张开向前,掌心向下捺实,置于裆际;同时,悬提右足顺势向前一步,屈膝坐实,左腿在后蹬直成右弓左箭步,头向上顶,手与足在一条直线上,目光前视(图9)。
  十、鹰捉
  盘法:承上势,右脚向前进半步,左脚在后顺势上一步,左手自小腹沿前胸经右肘弯上托提,再由右掌虎口吐出停住,掌根向前,指尖上顶,两肘相向裹劲,左眼角从右小臂处前视,用眼角射人(图10)。
  十一、虎扑
  盘法:承上势,左肩下塌前拧,右肩后抽微掀,双手并力下捉,捉毕左手落于左膝上方,屈肘贴肋,右手后抽,落于裆际,掌根向下捺劲,两掌张开,指尖前顶,形同虎爪;同时左足随着两手下捉,向前一步屈膝前弓,右足在后蹬直成右箭步,头向前顶,下颏里收,整个上身顺着捉劲朝前倾斜,目视前方,头与足在一条线上。形成虎扑之式(同图2)。
  十二、猴缩蹲 同图3,略。
  十三、过步箭穿 同图4,略。
  十五、横拳 同图5,略。
  十六、迎门铁臂
  盘法:承上势,左腿后退一大步,转身;右拳从右膝上起向前上方端去,高与眉齐;头肩领前,左手随右拳上提,虎口扶着右肘弯里侧,垂肘贴肋;同时右足随势起立,全身重心在左腿上,右腿膝上提,以大腿面平为度,足尖上勾(图11)。接上势,右拳向前下方击磕,低与膝齐,拳之端面向下,手臂挺直,左手扶着右肘弯,随同右手下落;同时身子下蹲,右足着地弯膝,向前稍带挺伸之意,左腿蹬直,两腿成夹马之势,身子棱直,不可前俯,不可左歪右斜,臂勿外突,目光注视前下方(图12)。
  十八、怀抱顽石
  盘法:承上势,左足插过右足前面进半步,全身重心移坐在右腿之上,身子依然蹲踞,仍以右肩领前形成夹马步;同时,右拳变掌,双手掌心向上,屈肘贴肋,手臂略成弧形,一同向左胯间落下,上身左转拧动,目视双手(图13)。接上势,起身上右步,双手平伸向左方抄,两肘屈靠肋际,收腕如抄起千斤顽石,面向右方,全力向上推起(图14)。掌心向前,左掌自右掌虎口吐出,十指张开,左肩领前成鹰捉之势,双肘下垂,相同裹劲,两手双臂交叉,目视前方(图15)。
  十九、鹰捉 同图10,略。
  二十、虎扑 同图2,略。
  收势、雷声
  盘法:四把之收势,为鹰捉下落而成虎扑之势,盘练至此,趁鹰捉下落之势,丹田后咬,横膈膜上开,压缩肺气,全部外呼,发声曰“噫”,如雷声响动。发声时,头顶项竖,舌尖上顶,手指前顶,谓之三顶。拳经云:肺动震雷声,须要声随手发、手随声落为要。






< 聯繫我們 - 心意拳總會(中國香港) >


Powered by Discuz! 2.2F Big5 by AndyGod?sid=34Xv0sr4 © 2002-2004, Comsenz Technology Ltd
Processed in 0.005728 second(s), 9 queries